你的位置:J9九游会APP > 新闻动态 >


梁师成北宋六贼之一,连蔡京都忌惮的太监,莫非真是苏轼私生子?_宋史_文字_贾详
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8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20


梁师成,北宋末年的一位权势宦官,《宋史》将他与蔡京、童贯、王黼、李彦、朱勔等人一同列为“六贼”,这些人因贼权败国而名声赫赫。尽管在民间传说中,梁师成的名气似乎远不如蔡京和高俅那样响亮,但从实际的历史来看,高俅连“六贼”的资格都没有,梁师成的权力却远远超越了许多人,甚至连蔡京和朱勔这些大权在握的宰相,也不得不低头向梁师成献媚。

当宋钦宗继位时,太学生陈东上书揭露梁师成的罪行。在朝廷压力下,钦宗利用安排梁师成与郑望之一同出使金国的机会,暗地里指令郑望之扣留梁师成。当梁师成来到宣和殿时,宰相突然宣布了对他的大罪,宣读了他的种种罪行,并将其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。失去了官职和权力的梁师成,在开封府的差役押送下,前往贬官之地。在途中,梁师成遭到毒手,被人用绳索勒死。

《宋史》列传·卷二百一十四 忠义十中有记载:

“今日之事,蔡京坏乱于前,梁师成阴谋于后。李彦结怨于西北,朱勔结怨于东南,王黼、童贯又结怨于辽、金,创开边隙。宜诛六贼,传首四方,以谢天下。”

展开剩余73%

梁师成,字守道,起初只是一名宦官贾详麾下的书艺局杂役。在贾详去世后,他得到了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库的职务,负责向外传达皇帝的旨意。政和年间,凭借宋徽宗赵佶的宠信,梁师成开始为皇帝起草诏书,这使得他的名字逐渐进入了进士的名册。随着时间推移,梁师成逐步升迁,最终担任了晋州观察使和兴德军留后等职务。随着权力的不断扩大,梁师成开始腐化堕落,贪污受贿,卖官鬻职,行事丧尽天良。他与六贼之一的王黼保持亲近,甚至连蔡京父子也不得不对他献媚。梁师成担任的职务遍及多个地方,权力庞大,因此他被当时的人称为“隐相”。

《宋史》列传·卷二百二十七 ◎宦者三 中记载:

梁师成,字守道,聪慧过人,虽文才一般,却自诩为文人。他起初在贾详的书艺局任职,随后掌管睿思殿文字外库,负责向外发布皇帝的指令。政和年间,梁师成凭借宋徽宗的宠爱,名列进士籍,逐步晋升为晋州观察使、兴德军留后。

然而,梁师成的文才并不出众,但他却乐于自我标榜,声称自己是“苏氏遗体”,即自称是苏轼的亲生儿子。当时,宋徽宗任命蔡京为宰相,蔡京大力进行文字狱,翻旧账,试图抹杀苏轼的文学遗产。蔡京的政策不仅禁止了苏轼的作品在国内的传播,甚至将苏轼的许多文字从民间一一销毁。就在这一关键时刻,梁师成以“苏轼遗腹子”的身份,前去朝堂向宋徽宗求情,辩解“先臣何罪?”,为苏轼的文章翻案。这一举动促成了苏轼作品的恢复流传。如果没有梁师成的保护,今天我们可能无法欣赏到苏东坡的诗词和文章。

《宋史》列传·卷二百二十七 ◎宦者三 中还提到:

梁师成虽然自己并不擅长文笔,却喜欢将自己标榜为苏轼之子。在那时,苏轼的文章遭到禁令,所有流传的文字都被销毁。梁师成向皇帝申诉:“先臣何罪?”从此,苏轼的作品得以流传。

明朝万历年间,沈德符在《万历野获编》中提到:“内监得志,往往无所忌惮。梁师成的父亲苏子瞻,童贯的父亲王禹玉,皆是。然而,苏、王的子孙最终都得到了昭雪,二位公也因此得以恢复名誉。”沈德符在书中甚至认为梁师成的父亲是苏子瞻(即苏轼)。苏轼去世后,他被追赠太师,并谥号文忠,而这一切似乎都与梁师成的功劳有关。虽然这本书并非正史,但它的内容也许并非完全虚构,毕竟没有完全排除梁师成与苏轼的关系。

作为宦官,梁师成位居高位,似乎并没有必要去找一个被打压的父亲,尤其是一个已经被贬低的父亲,去冒着风险替苏轼的文字鸣冤。然而,既然《宋史》中有梁师成自称为“苏轼出子”的记载,而且《宋史》中也没有其他家族对此进行澄清或否认,那么这一传言或许并非完全没有依据。

历史往往充满了曲折和复杂,看似不可能的事,未必就是事实的全部。这也是我们阅读历史时,无法轻易得出结论的原因之一。

温馨提示:此账号的内容在撰写过程中多次查阅史料,汇总、核实,文字创作不易,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,不要搬运或抄袭。此账号已开通全网自动维权,如有抄袭行为,平台会自动进行维权,特此提醒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    热点资讯

    相关资讯